• 传统文化起源与应用讲座北京站

    Posted on 4月 23, 2013 by in 文化观点

    2013年4月18日,由深圳市易行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,国内著名传统文化研究者、《终南山的主人》作者黄保余老师主讲的“传统文化起源与应用系列讲座”北京站的活动在海淀文化艺术大厦如期举行了。

    文化反映生活方式的变迁

    传统文化起源与应用讲座北京站从“什么是文化”开始讲起。

    在陕西省淳化县的半山区和丘陵地带,还有很多人类最为古老的半地穴式住所,它基本保持了距今四、五千年前的建筑风格,掘地为穴,门与住处均要比地面低出很多。

    到了夏朝之后,建筑风格发生了改变,地面建筑开始增加,直至二十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中国农村仍一直使用夏朝的建筑风格。

    过了2010年,即使是在较为偏远的中国农村,建筑风格也开始以钢筋、混凝土板、砖瓦的楼房结构为主了。

   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,人们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地在发生改变。而文化正是通过建筑、文学、艺术等载体来反映生活方式的变迁。

    文化反映行为方式的改变

    30年前,中国的农村,如果你要盖一栋房子,你只需要准备木材、瓦、烟和食物就够了,那时纯朴的乡亲们一定会自备工具,来帮助你把一栋房子盖起来。

    今天,同样是在农村,如果你要盖一栋房子,除了准备建筑材料,你得找一个包工队,谈好价格,才会有人帮你盖好这栋房子。

    人们的生活方式、思维模式在发生改变,站到文化变迁的角度,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返回30年前的环境,去按30年前的行为模式生活。

    至于穿汉服,抢救某种没有人使用的语言,那就更是小众行为方式了。

    文化反映价值标准

    在中国,有很多人崇尚《孙子兵法》。《孙子兵法》告诉我们,为了赢得胜利,可以不择手段。从汉朝之后的两千多年来,“成则为王败则寇”的观念深入人心。

    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,致使我等当代人成为了价值标准不明显的一代人。

    在汉朝之前,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崇尚“家庭”的社会。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害死了,为了报家仇,他背弃祖国,逃到吴国,引吴军灭掉楚国,并将楚平王鞭尸三百下,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非议,因为按照当时的价值观念,为了“家仇”而牺牲“国家利益”是可以理解的。

    具有明确的价值标准,敬畏自然,崇尚人性的文化,才会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。

    文化具有自我复制性和侵略性

   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:吃苦耐劳,勤奋,忍让。但当我们看到北欧人休闲时间多,生活品质同样很高时,我们会自然地学习北欧人的生活方式。北欧的文化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,在不知不觉间侵略中国吃苦耐劳的传统文化。

    社会在进步,按照当今社会的生产能力,其实并不需要所有人都辛苦工作的。如果社会组织得当,减少劳动者一半的工作时间,也同样是可以满足所有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。

    中国传统文化的“仁义”,缘于部落战争的结果。一个部落战胜了另一个部落,如果食物不够,通常是将另一个部落的人全部杀死。

   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,当一个部落打了胜仗时,剩余食物可以养活一部分战俘了。于是胜利者对失败者说,你有两个选择,一是我把你杀死,第二是你可以活着,但你应成为我的奴隶(我可以给你吃住,但你得给我干活)。

    失败者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活命,选择当奴隶。主人保留了奴隶的生命,叫“仁”,而奴隶需要绝对忠诚于主人,叫“义”。

    “仁义”条款从一开始出现时,就是以性命为代价,而在人与人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。进入公民社会后,再大谈仁义,其实已经是时过境迁了。

    文化符合自然、符合人性

   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“礼崩乐坏”的时期,一个是春秋战国,一个是民国。这两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旧的权威被推翻了,新的权威而没有建立起来。

    春秋战国出现了“百家争鸣”,使文化开始回归自然。其中最著名的《道德经》和《庄子》,其目的完全是引导人们像自然学习,独立思考,自在生活。

    民国将科学、理性、人性、平等、自由等思想引入了中国,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脱胎换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  人性文化的核心是“自利”,一个人做事的行为准则:首先得考虑自己的生存,其次需要考虑家庭的幸福。

    一个长期鼓励“舍己为人”的所谓道德高尚的社会(契约式的舍己为人除外,比如军队的成员就是与社会签订契约,在战场上通过牺牲自我而保全国家),一定不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,也一定是一个充斥着伪道德的社会。

    大自然总是会发生水灾、地震等自然灾害,也存在着战争、迫害等人为灾难,每一次大的灾难的结局,对于文化变迁而言,都是一个重要的契机,人类也因此而进步。

     

    在上海给大家传授太极武术的宝珠老师,以及《如何改变命运和运气》的作者王通老师,也分别给大家讲述了修身养性的方法(具体细节请参见传统文化起源与应用讲座上海站)。

    修身养性之衣食住行

    最后,黄保余老师给大家讲述修身养性之衣食住行。

    人一直靠气血通畅来维持自我的存在,气血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间循环流动,当人体的某个部位长期得不到气血滋养时,这个部位就会逐渐地被淘汰掉(比如到陆地上直立行走之后,人的尾巴得不到气血滋养,就被淘汰掉了。)

    为了保持人体的感觉灵敏,有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晚于气候变迁增添衣物(春夏之际晚减衣,秋冬之际晚添衣)。由此可能会带来一些类似感冒、上火之类的小病,而这些小病其实是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自我调节,不必特别在意的。

    关于吃饭,现代社会的一日三餐,其实是社会节奏,因为需要工作与学习,所以不管你饿不饿,都是需要按时吃饭的。如果有条件,可以恢复到每个人自我的生理节奏,那就是饿了就吃,不饿坚决不吃,这样就可以照顾到胃的感受。

    关于睡觉,一个人如果一直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,其实每天睡三、四个小时就够了。最佳的方式也是困了就睡,不困就坚决不睡,这样就可以照顾到身体的感受了。

    关于走路,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的均衡,修行者走很长的路、爬很高的山都不累,主要是通过调息来完成的。保持呼吸通畅、均衡,也是当今武术、瑜伽修炼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。

     

    最后,参加传统文化起源与应用讲座北京站的朋友们一起合影、留念。

     

    传统文化起源与应用系列讲座成都站将于5月1日在武侯区诚友苑宾馆举行,南京站将于5月16日举行,欢迎对传统文化或修身养性感兴趣的朋友参加。

     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